问: 我司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散热器时,真空钎焊后常出现局部气孔,影响密封性。如何优化工艺参数减少气孔?
答:气孔问题多由材料清洁度、钎料流动性与工艺参数匹配不当导致。结合钧成实业实际案例,建议分步骤优化:
前处理阶段
采用超声波清洗+碱性脱脂工艺(推荐配比:Na₂CO₃ 5%+NaOH 3%,60℃浸泡10分钟),确保去除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和油脂。
烘干后4小时内进入钎焊工序,避免二次氧化。
钎焊参数调整
阶梯式升温:在450-500℃区间保持15分钟(铝合金共晶点附近),使钎料充分预扩散。
真空度控制:钎焊阶段需维持≤5×10⁻³Pa,但升温阶段可适当放宽至1×10⁻²Pa,利于挥发物排出。
钎料选择
推荐使用Al-Si-Mg系钎料(如BAISI-7),Mg含量控制在1.5-2.5%可增强氧化膜破碎能力。
钎料箔片厚度建议0.1-0.15mm,过厚易导致流动不均匀。
钧成实业案例:某型号散热器采用上述工艺后,气孔率从8%降至0.5%以下,氦检漏合格率提升至99.2%。
服务热线
微信咨询
手机站